如今,樓市恰逢調整期,房地產市場調控的各項政策和手段已經基本到位,未來一段時期內,政策層面的變化空間已經不大。但是,政策對市場未來走勢的影響仍然是一個未知數,購房者應該選擇觀望還是果斷出手呢?
我們應該從過去十年中的樓市認真汲取兩個教訓:一是在買房的問題上,不能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,樓市走勢是捉摸不透的,好比2008年、以及剛剛過去的2013年的觸底反彈,因此觀望絕對不是剛需的“防火墻”;二是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,都應該為買房做好充足準備,只有做到了心中有數,才談得上抄底買房,才能夠面對市場經濟條件下房產市場必然出現的調整周期,做到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船。
那么,如何才能在樓市調整期間正確買房呢?
正確買房第一步,初定需求,評估能力
在買房之前,我們一定要捫心自問,我為什么要買房,買房是為了什么,只是為自住還是為投資,亦或是為了面子,只有先清楚梳理各種關系,同時正確估計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,才能選到合適的房子。
正確買房第二步:收集一切房產信息
作為剛需買房族,怎么能夠打沒有準備的仗呢?因此,正確買房第二步就是收集信息。當然,并非所有信息都是有用和正確的,收集信息也要講究一個有效和判斷。那么,哪些信息是需要收集的呢?第一、關注相關買房政策、貸款政策、市政規劃。第二、學習一些地產基礎知識。第三、了解當下房價基本行情。第四、收集可售房源信息。第五、多聽各個開發商的市場評價。第六、各種優惠信息。
正確買房第三步:確定目標精準購房
收集信息之后,就是刷選信息,精準購房。俗話說買房要貨比三家不吃虧,但是最要命的是,很多剛需買房一族永遠比較,就不出手,結果不斷錯失抄底時機。買房子的確需要比較,但如果覺得每個都是香餑餑,則永遠不可能有結果。
任何事情都不可能面面俱到,有得必有失。經過一番信息的收集和篩選之后,是時候確定明確的目標樓盤了。“先鎖定區域再鎖定樓盤”,一位資深置業顧問告訴記者,確定要實地勘察的樓盤數不應超過5個,看盤時間控制在1個月之內。一般確定兩個重點區域,每個區域選擇2~3個樓盤進行實地勘察。
正確買房第四步:hold住忽悠,實地勘察不可少
選定樓盤后到售樓處看房,有四項資料是必須看的,即營業執照、企業資質、五證兩書、銷控資料,這些資料在售樓部的墻面上都可以找到。此外,交通環境、配套設施、樓盤硬件、物業管理,這四點也是必不可少的。這四個方面有一些是沒有辦法直接看到的,提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。但面對熱情似火的銷售員,務必要保持冷靜的頭腦。這些銷售員都經過專業培訓,深諳揚長避短之道,自己樓盤的缺陷和不足往往一筆帶過。同時,銷售員的答復、承諾不能作為今后發生糾紛時的法律依據,一切以購房合同及補充協議為準。
正確買房第五步:合同繁瑣看清條款再簽字
終于選到合意的房子,簽了合同就等著收房了。購房者走到這一步,就不自覺放松了神經,然后就是不停地簽字、按手印,根本沒有看清合同寫什么,導致日后沒有辦法維權。事實上,記者采訪了解到,許多購房者也同樣因為合同太復雜和繁瑣而沒有仔細看。這應該是很多購房者的通病。合同是保證合法權益的重要方式,在這件事情上,剛需們走過場可不行。
正確購房第六步:先驗房再收房
買房已經讓不少業主紛紛頭疼了,從看房、選房、貸款、簽合同已經頭疼一次。現在總算可以收房了,不少業主拿到鑰匙,萬事大吉。“收房不就是簽個字、拿個鑰匙嗎?”很多人都這么想。事實上,如果不仔細驗房,稀里糊涂地在《房屋交付驗收表》上打鉤、簽字,那么,它將視為你對房屋現狀的認可,將來房屋一旦出現質量問題,想找開發商索賠會處于非常不利的地位。比如,裝修時才發現房屋的實際面積與合同面積有誤差;買到手的精裝房,住進去后才發現衛浴品牌與之前開發商的承諾不符。這些問題如果在收房時早點發現,解決起來或許更簡單。
總之,買房是大事,是觀望還是果斷出手,一直以來,這都是仁者見仁、智者見智的問題,即便在當前的市場狀況下,多空雙方仍然僵持不下。但是,對于那些有真實需求的購房者來說,現在的心態應該比以前任何一個時候都輕松。買得起就買,買不起就等,反正向左向右都有理。 (來源:《新晨報》)